“整洁的烘干中心,没有飘荡的粉尘,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人员忙碌的身影,矗立的一台清洁能源粮食干燥机在自主平稳的运行着”。相信,这是每一位参观代表的真实心理感受。
11月4日,盂县
农机发展中心在西烟镇创启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举办了粮食产地干燥技术装备引进试验考核现场会,山西省
农机发展中心、阳泉市
农机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到会观摩指导,周边合作社、
农机大户及部分农民到会参观。
长久以来,我省谷物收获后主要采用晾晒、自然风干等方式降低籽粒含水率,发霉变质、自然损耗等问题突出,为补齐烘干短板环节,实现粮食减损增收和绿色高效干燥,自2018年以来,我省
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了机械化粮食产地干燥仓储集成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开发和推广,盂县投产的5HP-30型循环式新风粮食干燥机标志着产业化开发和推广真正落实落地。
演示现场,代表们首先对热源部分产生了浓厚兴趣,我省的
玉米干燥机基本采用煤炭和少量生物制燃料作为热源,热效率低,与环保要求冲突巨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受传统热力论束缚和结构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清洁能源无法满足
玉米机械化烘干对热效能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我省乃至全国
玉米主产区干燥机械化的应用。我省
农机科技企业与国际知名专家多年的通力合作,从理论上、结构上、热源的结合上突破性地解决了一系列难题,极大地降低了新能源的使用成本,实现了绿色、高效、清洁、低耗,优良的热值传导系统使得热值利用提高了35%以上,为干燥机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热源;加装的智能温控系统,可实现自动调节风温和风量,保证了谷物烘干品质。
该机还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控制箱和手机APP均可作为控制单元,实现智能化远程控制和在线监测,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1人即可完成整个干燥作业;采用自动检测技术,塔内各段均有水分、温度传感器,实现水分、温度实时在线检测;我省自主创新的旋风分离装置,通过风机产生的负压可将干燥过程中的杂质和水分进行分离和收集,省去了繁重的人工除杂作业。
演示结束后,省、市、县三级技术人员齐聚一堂,进行了技术交流和答疑解惑。最后,张玉峰部长对盂县
农机推广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首台环保节能型
玉米批次干燥机能落地盂县并投入生产表示祝贺。同时,他指出,一是要提高认识和政治站位,我省刚刚经历严重的洪涝灾害,农田受损,
玉米发霉变质问题突显,干燥仓储亟待解决,我们要充分发掘我省
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厚发优势,组织开展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和技术的迭代升级,努力实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二是要做好该机的试验考核工作,采集真实数据,做好成本、效益分析,为我省干燥机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推动粮食干燥技术和装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