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阳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紧盯中江、罗江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耕坡地宜机化改造,有效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做好土地“提质增效”文章。
一、以田适机,推动小弯田变大方田。围绕交通干道与田间作业道路相通、田间作业道路与地块互连互通、灌排沟渠与河道贯通和地块平整“三通一平”要求,按照亩均补助2000元以上标准,采取小改大、坡改缓、增排灌水系、增
农机作业道“两改两增”措施,实施8万亩农田宜机化改造,将“巴掌地”改为集中连片、设施配套、宜机作业的“示范田”。
二、以机适田,推动小散户变大联合。选取中江县长河村、罗江区长玉村为示范区,整村统一流转土地5000亩,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集中打造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试点。推广
农机“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模式,打造10个
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60家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降低农民使用门槛,减轻生产成本投入,建立“田保姆”管理机制。
三、以田富农,推动小耕作变大效益。发动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农业企业主动承包宜机化改造区,探索“村集体自营”“村集体+农户”“村集体+企业”等新形态,构建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提升耕地管理、产业联动、资金整合水平,实现经营主体和农户互惠互利。引入中化现代农业等大型央企,推行“政府+企业”连片化改造方式,推广集约化创新经营模式,提高土地亩均收益,实现大型企业和农户合作共赢。